![]() ![]() ![]() 消除所有細微失真,再生音樂原貌: AVID EVO THREE落地喇叭 本文參考MY-HIEND TED CHEN評論 若提到英國AVID HIFI,我想大家一定最先想到他們家的黑膠唱盤,而且非常特別的是自1999年發表首個產品,也就是旗艦Acutus黑膠唱盤,自今已經超過20年了,Acutus依然仍在銷售中,而且設計幾乎跟剛發表時一樣,這也正說明了AVID公司一直以來的理念,要做就要做最好的,不過創辦人與主設計師Conrad Mas的腳步從未停歇,除了開發各種價位的黑膠唱盤之外,為了更完整的讓人瞭解AVID所要傳達的聲音理念,Conrad Mas開始研發線材、音響架、唱放、擴大機、喇叭,甚至是唱臂,唱頭等等,有什麼比整套AVID的系統更能呈現AVID之聲呢? 有想法還要有強大的生產實力支持才行,AVID在英國就有兩座自己的廠房,裡面有許多先進的儀器與生產設備,相當厲害。 主設計師Conrad Mas (2022年英國西北音響展: UK North West Audio Show) 2016年慕尼黑音響展上,AVID發表了全新的Reference參考級喇叭系列,其採用全鋁合金箱體的設計,即使是最小對的書架喇叭也重達25KG(含腳架40KG),最大對的Reference One更是重達驚人的340Kg,在追求極緻的旗艦系列發表後,有如其他AVID產品一樣,Conrad Mas開始設計如何在有限的預算也能達到接近旗艦的表現,經過6年的研發後,2022年EVO(Evolution)系列終於誕生。本次評測的EVO THREE正是屬於EVO系列的落地喇叭,同時發表的還有EVO FOUR書架喇叭。 EVO系列承襲了旗艦Reference的設計理念,不過箱體部份就無法像旗艦一樣重本使用全鋁合金,而是改為前面板跟背板使用鋁合金,本體使用MDF板製成。前面板為使用高精度加工從20mm厚的鋁板製成,單體使用 AVID專利的壓縮面板固定在上,如此一來可確保單體的固定壓力相同,而非傳統僅用螺絲固定的方式。AVID還使用自家的Tuned Mass Technology (TMT)™阻尼材料來吸引單體不必要的震動,讓單體發聲的失真干擾降到最低,喇叭背板亦由鋁合金製成,用以支持分音器與整體的堅固性。箱體本身為18mm厚抗潮溼的MDF製成,其使用極為精密的5軸CNC加工,並以純手工組裝,內部並經過計算加入支撐的隔板框架,以讓內部的空氣壓力得到良好控制,再生高動態低失真的聲音。反射孔位於喇叭的底部,這樣的設備允許更低的頻率響應,並且受環境的影響較小,可擺放在大部份的空間之中。 EVO THREE為2.5音路設計,採用1顆28mm(1″)的高音與兩顆160mm(6″)的中低音單體。高音單體使用AVID自家的Acuflex™技術,其為特殊的阻尼材料,運用在軟絲質高音振膜上,讓高音更為純淨自然,高音搭載強力的鐵磁體磁鐵(Ferrite vented magnet)及1⅛”直徑的Hexatech™鋁音圈,為了增加高音的輸出與離軸(off-axis)頻響,AVID在高音外圍運用了Improved Dispersion Recess (IDR)設計。6″的中低音單體框架使用Uniflow™設計,並同樣用上Tuned Mass Technology (TMT)™阻尼材料以吸收多餘的震動,振膜為Damped Polymer Composite無失真複合材質。中低音單體與高音均使用External Voice Coil (EVC)™外部音圈技術,將磁鐵驅動系統設計在音圈之中,直接解決磁漏的問題,並改善了散熱與振膜失真。分音器使用了AVID自家嚴選的元件,包括專有的ClarityCap™電容,其CopperConnect™技術能大幅將低電阻與等效串聯電阻(Equivalent series resistance, ESR),AVID採用空新電感,以非常粗的1.25mm漆包線繞製在空芯塑料矩形骨架上,擁有較低的直流電阻(DC Resistance, DCR),低頻控制更好。 一塵不染的高性能展現 過去多次聆聽AVID喇叭後,我對其印象深刻的是聲音幾乎沒有偏頗音染,中性無染是最佳詮釋的四個字。這次AVID EVO THREE落地喇叭抵達的兩個星期我不間斷地聆聽,仍然是維持一貫的乾淨透明,而且在其中聽到了許多喇叭本質上的優異之處。參考Hanne Boel《After Midnight》,從開場鼓聲、電吉他彈奏開始就已經感受到滿滿細節,AVID EVO THREE在聲音上的鮮明度是滿強烈的,高低頻寬很明顯拉開,很有通透感,好比如果透過玻璃看一幅畫作,那麼這塊玻璃是極為乾淨無塵,一眼望穿,這對喇叭的聲音就是如此,而且喇叭本身存在感很低,如同隱匿在空間之中。AVID EVO THREE也是毫無疑問具有厚度和密度,在低頻段上是呈現低沉而適量的表現,擺放上更有好處的是向下發聲的低音反射孔能減少對空間反射的依賴,低頻表現更穩定。在整體音場的表現上相對喇叭體積相當龐大,而且在音像定位和分明度上相當好,立體感分明且十足,坦白說這對喇叭比我預期表現更為好。 小音量依然有豐富動態 參考Hilary Hahn的《J.S.Bach: Violin Concertos》,AVID EVO THREE在這張專輯中更表現出聲音清晰透明夠細節的優勢,樂曲聽起來既有能量與活力又相當清楚,隨著定位出現的音像乾淨又有線條,弓弦摩擦時的形體感十足,在動態對比上很足夠因此又更覺得音樂起伏和畫面感都非常好,雖然並非是很龐然複雜的樂曲也能有著很豐富活生的內容,音樂如同有呼吸一樣展現出抑揚頓挫。AVID EVO THREE還有一個很明顯的優點是在小音量與大音量中都保持差不多的三頻均衡度,哪怕是在小音量下聆聽也幾乎能同樣感受到樂曲的脈動,而且不僅僅是這張專輯,在不同類型的專輯中都保持相同的特性。 聲音清晰優異,如沐春風,如啜佳釀 (Wacko Wang) 參考由Jasmine Thompson與Calum Scott一同合唱的 “ Love Is Just A Word “ 一曲,輕鬆地就能發現到,AVID EVO THREE落地喇叭在聲音質地表現上清晰異常。Jasmine Thompson的聲音表現一開始既溫柔又堅定,就像是親暱地在耳邊呢喃一般,於副歌的時候發音一轉,換為用輕柔又略帶氣音的發聲唱腔,傾訴的猶如一縷輕煙,嗓音在空中纏繞交織,如同一陣清風,緩緩輕撫過臉龐、滑過耳邊,令人不只一同栽進音樂中,更叫人緊扣心弦,去細細品味曲中每一詞一句。當Calum Scott的聲音加入後,同樣感到聲音的表現完全無可挑剔,低沉厚實又那麼原汁原味的呈現。當Jasmine Thompson與Calum Scott開始合唱的時候,高音氣音與中低音的嗓音彼此螺旋纏繞,在背景絃聲的推波之下,將歌曲推送到單獨由Jasmine Thompson穩柔呢喃聲音的結尾處,AVID EVO THREE落地喇叭在播放這首歌曲的體驗上如同飲酒,一開始非常輕柔、滑順的入口,待酒香在口中擴散,伴隨著後勁的翻湧,醺醺然的全然沉醉在充滿了整個空間的歌曲韻味中。 漣漪陣陣的聲線餘溫 接著與前一首歌做個對比,挑了Dua Lipa所演唱的 “ Golden Slumbers[Acoustic] “ 這首女聲教具力度的歌曲來試聽。從歌曲最一開始的鋼琴聲、敲琴聲,都能聽出AVID EVO THREE在高音的表現同樣亮眼,是一種透著光亮的圓潤高音。歌曲於副歌時給人的感覺是充滿著相當分量的,琴鍵的按壓,都能感受到每一分的厚實,較為低音的琴聲尾韻很充足,此起彼落的高音與低音交錯,於略帶緩慢的曲目中增添許多動態感,聆聽的感覺會覺得豐富很多。當曲目進行到了較慷慨激昂的片段時,人聲的聲線本身蜿蜒纏繞,搭配著琴聲沉穩的伴奏,整體聽出一個相當具有力度的表現,此時音樂呈現出的畫面,就像是用手劃過水面一般。當劃破的那一刻,原本平靜的水面頓時浮現一道有力的切痕,進而引起的是波光粼粼的餘波,悠悠向外波動而消,如同Dua Lipa的聲音透過了AVID EVO THREE落地喇叭的催化,飽滿充實地在空間中劃過,隨之而來的就是曲調的餘溫,令人流連。 不同音色曲調皆能輕鬆駕馭 前面參考的曲目都是比較溫柔抒情的曲風,最後嘗試一首略帶熱血激昂曲調,由Shawn Mendes所演唱的 “ In My Blood “ 歌曲。先說結論,AVID EVO THREE落地喇叭在面對不同曲風的表現上真的都無可挑剔,真可謂諸般音樂都能有著令人滿意的表現。人聲表現上的優異處前面都已經提過,同樣的乾淨清楚、定位明確,人彷彿就直接在眼前般,這邊便不再贅述。拔類樂器的擊打,在副歌時會重複反覆出現,其擊打的感覺相當明亮,在中音偏多的樂曲中表現得很亮眼,同時也令歌曲豐富了不少。中低音的表現同樣優秀,以鼓聲來說,會感受到鼓聲的韻味很充足,是一個很濃郁的共鳴表現。不同於其他喇叭所呈現出的鼓聲,有些鼓聲的震動會覺得太過震撼,整個空間都在震動的那種感覺,AVID EVO THREE落地喇叭的鼓聲不會令你覺得整個空間都在震動,但你就是能聽到、感受到整個空間都被鼓聲給包覆住了,完全充滿著共鳴,感覺是很特別的鼓聲表現。且每次擊鼓時,打擊的空氣感很足夠,鼓棒敲擊鼓面的畫面更加真實、也更鮮明,節奏上會有著更靈巧、更活潑的感覺。以本首曲目的編制來說,一靜一動、高潮迭起的音調安排,透過AVID EVO THREE落地喇叭出色的聲音質地表現,會在聽完之後更加期待下一波的音樂宣洩。 動態規模 AVID 的揚聲器重現音樂的動態和音階的能力,可讓您聽到珍愛唱片未曾有的錄音細節。聲音甜美的高音單體將呈現出最高水平的清晰度,而低音單體位置從地板上略抬高,低頻失真更少,因此低頻更快速、清晰且緊實。 迷人的低音單體經由箱體下方的反射,負載進行優化,以減少房間定位問題,TMT制振技術 (Tuninig Mass Technology damping system) ,將有害振動從驅動單體和箱體中轉移,為您提供引人入勝,又令人著迷的純音樂性。 技術 自成立以來,AVID 於其所有設計的核心。每個系統都會產生振動,"你想要的和你不想要的",良好聲音再現的關鍵是從源頭分離這些振動,確保“壞”振動對“能量接收器”的阻力最小,它可以被無害地消除。AVID的黑膠轉盤,設計了巨大的 Acutus 唱盤的次底座,揚聲器的部份,開發了 Tuned Mass Technology (TMT)™ 阻尼系統,從源頭解決了多餘能量的問題。 前障板由20毫米厚的鋁合金板精密加工而成,驅動單體使用 AVID 獨有的金屬壓板夾在障板上,對整個圓周施加同樣的壓力,而不是傳統的剛性較低的螺釘固定。利用 Tuned Mass Technology (TMT)™ 阻尼器,從源頭消除不需要的驅動單元振動,最大限度地減少箱體失真。支撐分音器的後障板也由鋁合金板製成,有助於提高箱體的整體剛度。 箱體 採用18 毫米防潮 MDF手工製作,每個部件均使用 5軸 CNC 精密加工,並手工組裝。反射孔設計原則,是在機箱下方垂直向下反射位置作用方式。這種設計有利於低頻響應,使揚聲器具有驚人的空間適應性,並且易於放置在幾乎任何大小的空間中。 單體 EVO 採用 Acuflex™ 技術的 4英寸高音單體,將一種特殊設計的阻尼化合物應用到高音揚聲器的柔軟絲質圓頂上,形成一個隔膜,具有可控的消除分裂或精確彎曲,這意味著每種分裂模式都會被另一種模式抵消在相反的方向。這種中斷模式的取消,只留下純淨自然的聲音。 低音和高音都採用了外部音圈 (EVC)™ 技術,這種設計將磁驅動系統移動到音圈內,有效地將所有磁能引導到音圈來消除雜散磁通量,改善散熱,並減少錐體破裂,以獲得完美的性能。 分音器 分音器是揚聲器內部的一個隱藏組件,本質上是揚聲器的大腦,它將來自擴大機未經過濾的音頻信號分開,並為每個驅動單體提供其設計用於再現的信號範圍。限制分音器中的零件數量,可減少失真。所有 EVO 揚聲器獨家採用 Clarity Cap™ 電容,他們的 Copper Connect™ 技術,顯著降低了晶界交叉和信號路徑電阻,並且使用更高額定電壓的版本,大大降低了等效串聯電阻 (ESR),使電容能夠達到新的音頻性能水平。 規格 高音單體: 1x 28 mm(Acuflex™ 手工塗層軟圓頂) 中/低頻單體:2x 160mm(75mm 鈦音圈成型器) 頻率響應:32Hz - 20KHz ±3dB 靈敏度:87dB @2.83V/1m 建議功率:40 - 200W 阻抗: 4Ω 分音器: 2.5 路,二階 音箱結構: 鋁合金 障板(前/後)及底座。 MRMDF 精密音箱 尺寸:100.3 x 29 x 44.9cm (HxWxD) 外觀:黑色 前/後拉絲陽極氧化障板,黑色或白色鋼烤。 淨重:33公斤(隻) |